为帮助更多群众了解消化疾病的相关知识,科普胃肠镜检查适应症以及内镜治疗手段等,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内镜中心、消化内科将举办“胃”爱守护,“肠”护健康”主题义诊、宣教活动。届时将有专家坐诊,现场答疑解惑,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前来咨询问诊。
义诊时间:2022年11月26日(星期六) 8:00-12:00消化内科:0775-3116926、0775-3116902
消化道疾病那些事儿
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,消化道肿瘤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。
哪些人群属于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?
1.年龄>40岁;6.有癌前疾病的患者,如萎缩性胃炎、消化道息肉、溃疡久治不愈或反复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、胃部分切除术后、消化道ESD术后等。
A.早期食管癌
B.早期胃癌
C.早期结肠癌
2022年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医学科学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在全国“两会”上讲到:早期肿瘤唯一的症状就是没有症状,有针对性地进行肿瘤筛查很有必要,恶性肿瘤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几乎都已经是中晚期。因此,即使在自认为很健康的情况下,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肿瘤的早期筛查。
肿瘤的预后与肿瘤的分期直接相关, 早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约为95%, 而进展期术后生存率约为 20%-30%。定期、主动做筛查、做早诊、做肠胃镜能有效避免消化道肿瘤晚期的发生,提高消化道肿瘤的治愈率、降低病死率。目前,胃肠镜是胃肠道早癌筛查的最好方法。
二、内镜下微创技术,解决难言之隐常言道“十人九痔”。痔疮是最常见的直肠肛管良性疾病,发病率大约为80.6%。经常听人说:得了痔疮不死人,开完刀却要痛死人。是不是得了痔疮一定要开刀呢?其实不然,可以采用更为柔软的电子肠镜。电子肠镜可以在倒转镜身的状态下360度无死角地观察内痔情况,视野清晰,充分暴露痔核,确保精准进行各种内镜下治疗(套扎术、硬化术)。与传统手术相比,经内镜内痔微创治疗具有“快速、精准、高效、无痛、平价”的优势,只需要做一个无痛肠镜,睡一觉就可以回家,全程无痛苦,术后护理方便,恢复快。
三、内镜下更多的治疗手段逆行胰胆管造影及介入治疗(ERCP),治疗胰胆管结石、肿瘤、狭窄等;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镜下治疗,急症止血、预防再出血;内镜粘膜下剥离术(ESD术),粘膜下肿物、早期癌灶的切除。
四、胃病的罪魁祸首幽门螺旋杆菌(Hp)是目前所知唯一能在胃酸中生存和繁殖的菌类。根据2001-2014全国幽门螺旋杆菌调查显示,我国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在40%-90%之间,平均为59%。感染幽门螺旋杆菌(Hp)的后果:胃炎(a)、胃溃疡(b)、胃癌(c)、胃粘膜相关淋巴瘤(d)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目前最明确的胃癌发生危险因素,及时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能大大降低胃癌发生率。
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会出现哪些症状?
1.主要症状是反酸、烧心以及胃痛、口臭。3.可能引起胃黏膜损害,临床疾病的发生呈现多样性,患者多出现反酸、嗳气、饱胀感等。
根除Hp,需服用抑制胃酸的药物(PPI)、两种抗生素及铋剂,疗程一般为7~14天,根除率达90%以上,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。